点一把香烛,捧一脉花香,翻一页书卷,摄一袭情怀,静坐窗旁读红楼。
——题记
“满纸荒唐言,一把心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因为对文化的痴念,所以我不会选择所谓的时髦;因为有阵阵书香,所以我选择细细品味。
潇湘竹影,幽馆萦香,那倦倚西风的身影已然黯淡,而点点滴滴散落心间的残红却以最美的姿态留存于心间。
“新仇旧恨知多少”,想起大观园,便想起她的泪!感叹红楼一梦中花落无奈,香殒无踪,而她的影子终是挥之不去!她自命清高,其实是因为孤苦无依,所以才紧紧将自己掩起。众人眼中锦衣玉食、荣华富贵的生活于她不过是寄人篱下的苦楚,不过是“青灯照壁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的凄苦。
一直觉得她的生命如一枝秋海棠,沐诗之唐风,浴词之宋雨,诵元之曲韵。出落得纤尘不染,蕙心兰质。纵使身世凄零,也有诗情对月吟。咏菊诗夺魁,秋雨夜填词,那生命中的笑与泪,情与思都成了文字,感念着世人。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逢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或许她悲,或许她倔,只肯环着一池灵动的秋水,幽然飘落。她也爱,爱那粉饰的百花洲;她也伤,伤那伤残的燕子楼; 她也恨,恨那似傻如狂的宝玉。她没有:“好风凭借力”的气魄,有的只是 “质本洁来还洁去”的轻柔!她咏叹:“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她悲叹落寞,啼洒血痕,她只道自己的命运也如落花,错过了花期。
沁芳闸的水,总是在流,那样柔缓,那样清澈,一如她的生命,一生泪流,却经不住秋流到冬,春流到夏!
她走了,留给大观园一个故事,留给宝玉一段悲伤,留给才子一声惊叹,留给世间一地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