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是被誉为中国最出色的财经作家吴晓波先生创作的散文集,书中既有对企业发展史的解析和思考,也有对当今社会各热点的点评,还有对自由与理想以及奋斗的思考,是一本读后发人深省,耐人回味的书籍。
一、确定目标,把生命浪费在奔向目标的路上。
参加工作之初,我时常会有这样一个想法:当一名乡镇公务员,真的是自己内心所想所愿吗?回想工作以后的6年,最开始迫于就业压力,考取大学生村官,后来因为编制等问题,又考取事业人员,公务员,不难发现,似乎得到这个工作的出发点并不是内心喜爱,而是迫于无奈。于是乎,工作之初的我,总是抱着,工作嘛只要过得去,不比别人差就行的态度,平平稳稳,毫无动力的过了一两年,直到一件小事的发生,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让我找到了工作的初心。
有一天,一个40多岁的中年大姐到镇政府找到我,神情激动的握着我的手说道:小李同志,真是太感谢你了,是你让我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和爱护,让我看到希望。仔细询问后得知,这位大姐去年因患乳腺癌到大医院动了手术,病痛的折磨和身体的缺陷使得她终日郁郁寡欢,镇妇联了解情况后配合县妇联将其上报至国家“两癌”救助系统,最终使得这位大姐得到了国家救助,让她重拾生活的信心。为大姐填报“两癌系统”只不过是镇妇联的日常工作之一,但对大姐的影响是巨大的。反思这件事情,我终于明白,原来乡镇公务员就是服务百姓的代名词,我的工作就是让更多的百姓受惠国家大好政策,并为其排忧解难,我从事的是一个多么高尚的职业呀,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百姓得到帮助,这不正是工作的初心吗?我还有什么不值得奋斗与快乐呢?人的一生何其苦短,将生命浪费在为广大群众服务的道路上,不就是一种美好吗?
二、全身心投入工作,成就与众不同的你。
被认为是19世纪和20世纪初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雕塑艺术家罗丹创作了很多闻名于世的雕塑作品,在常人眼里这样的艺术家一定十分浪漫、疯狂、桀骜不驯,但现实生活中的罗丹却是一个整天都埋头于画室进行创作的孤独老人,应该说,在罗丹与众不同的背后,是不足为外人道的辛苦,是常人不能忍受的枯燥与重复,更有非常人能比的耐心,他的一生只为简单的做着雕塑这一件事,只为追求雕塑本身的意义,全身心的投入,注定让他与众不同。
“每一件与众不同的绝世好东西,其实都是以无比寂寞的勤奋为前提的,要么是血,要么是汗,要么是大把大把的曼妙青春好时光。”历史上有太多太多的杰出人物耗其毕生精力全身心投入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中,成就了他们的伟大和与众不同。
三、感受孤独,捞取生活的感悟与失落。
身边的朋友和同事经常会感叹:感觉孤独,即使身处热闹的大街……。我们为什么会孤独呢?雅典人苏格拉底说,唯有孤独的人才强大;法国人卢梭说,恶人才孤独;德国人尼采说,孤独,你配吗?中国流行歌手张楚说,孤独的人是可耻的。而我却觉得,孤独是生活给予我们的馈赠,让我们能沉浮在现在的时光之河中,捞取另一份生活的感悟和失落。人们在不同时期所感受的孤独也是不同的,青春时期的孤独往往是因为对自己生活状态的恍惚和恐慌使得我们互怀戒备;成年时期的孤独是因为付出青春和热情,获得成就的那种高处不胜寒;中年乃至老年时的孤独更是一种对美好青春的向往与怀念。不管你正感受着哪种孤独,你都无法反身重拾过去,你只能在现实的泥溷中打转,孤独能供我们喘息几口新空气,喘几口之后,还得耐心地低头钻进泥溷里去。最高境界的孤独,是随缘偶得,无需强求,只要有一刻的孤独,我们便要好好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