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宁南图书馆

读书心得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心得

读 书 感 想

 作者:赵川 发布时间:2016-05-16 点击:1528

读 书 感 想

作者:  赵川

 

    喜欢读书的人,品味未必都高,但从不读书的人,品味一定不高。对于一个人来说是这样,对于一个地区或是对于一个社会环境来说,也是一样。譬如我的家乡宁南,近些年来犹如一部开足了马达的机器突飞猛进: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社会事业长足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但作为一名宁南人,最让我自豪的还不止是这些。真正让我听起来最舒服、最过瘾的,还是“书香宁南”这一美称。我总觉得,如果不能冠以“书香”二字,即便经济再发达,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个“土豪”。钞票固然有了,品味之高下就未免让人存疑。正如一个目不识丁的土财主,哪个会看好你!小小的宁南县之所以能如此引人注目,好评如潮,其浓郁的读书氛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打开宁南县的政府网站——宁南县公众信息网,上面的“书记推荐”、“最新图书”、 “领导干部购书情况公示”、“读书心得体会选登”等栏目,从另一个侧面也能反映出整个宁南蔚然成风的读书活动。

    其实我素来还是比较喜欢读书的,但真正读书的兴趣更浓厚一些,阅读的书籍更多一点,也还是最近几年的事情。一方面是得益于县委县、县政府的倡导,一方面也是受宁南县读书氛围的影响。再有就是,宁南县有如此“高大上”的图书馆,在新华书店买书还有免费赠书的大优惠,不多读一点书,自己都觉得亏得慌。

    古人常说“开卷有益”,也就是说,打开书本,就有好处。只要看书,就有收获。读书有收获,读书有好处,这是不需要争辩的事情。但这种收获与好处的得来,是一个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工程。一个人读几本书,不可能产生什么立竿见影的惊人效应。但只要假以时日,因读书而形成的那种潜移默化的改变,则一定能给人带来惊喜。往远处说,三国东吴名将吕蒙、唐代著名诗人陈子昂、北宋文学大家苏洵等就是最好的例子。他们最初都是不爱读书的平庸之材。而一旦与书籍结缘,潜心研读,功夫到处终于厚积薄发,完成了质的飞跃,名载史册。从近处看,就在我们身边。通过县委、县政府大力倡导读书学习活动,仅仅几年的时间,宁南县整体人口素质的提高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都是跨越式的。可以肯定地说,宁南近年来在四川省屡获各种“示范县”、“模范县”、“先进县”等殊荣,莫不与宁南人民喜爱读书有关。因而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点也不假。

    就读书而言,各人有各人的方法,各人有各人的喜好。有的人读书快,有的人读书慢;有的书可以一目十行地浏览,有的书需要要细嚼慢咽地品味;有的人钟情名著经典,有的人偏爱市井文学;有的人喜欢读政经文史,也有人就爱看杂文小品。读书的方法既没有一定之规,读书的内容也不必一概而论,总之是开卷有益。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即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读书应当怎么读,读什么,也还是应当有不同的侧重。在青少年时代,就要把读书学习作为最大的人生使命。象少年周恩来那样,树雄心,立壮志,“为了中华的崛起而读书”。中年时代,就应把读书学习作为自己重要的工作任务,以此为途径,改善知识结构,提升思想境界,增强工作能力,从而更好地履职尽责,为国为民多作贡献。即使是到了老年,也应当把读书作为精神生活的一种需要,通过读书,完善自我,充实人生。

    因此,读书应当成为一种需要,成为一种习惯,贯穿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因为,一个不爱读书学习的人,注定是个平庸无用之人;一个没有读书氛围的社会,不可能是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一个不崇尚读书学习的民族,是一个看不到未来和希望的民族,终将被人类社会所淘汰。